第七一二章 日本屈服(上)(4/5)
在收到了青岛方面的通知后,秦铮立刻回复,要求日本改变谈判人员,并点名要伊藤博文为日本谈判的代表。虽然伊藤博文在日本内阁中并没有实际的职位,但他在日本的政治地位远在小村寿太郎之上,而且他也是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与清廷签定马关条约的谈判代表,因此这次要求日方仍然由伊藤博文为代表,表示华东与清廷的不同之处,由其是华东己决定取清廷而代之,与日本的谈判更是有重大的像征意义。
而且秦铮也希望会一会这位在旧时空里的历史名人。伊藤博文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形像都十分特殊,一方面伊藤博文参与主导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策划甲午战争,又在后来的谈判中给中国带来重大屈辱,这是一个典型的敌人形像;但另一方面,正是伊藤博文的努力,终于使日本强大起来,这也让不少中国名人对他相当敬佩,在戊戌变法期间,清廷一度聘请伊藤博文作为清廷变法的顾问。
当然秦铮要会会伊藤博文,也不仅仅是历史情节,而是希望用自己的眼光看看伊藤博文到底有多少能力,如果伊藤博文真的有旧时空里传说的睿智,秦铮就打算试探着和伊藤博文讨论合作的事宜。
远东战争胜利之后,华东必然会在东亚地区崛起,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主导东亚地区的秩序,如果能将日本也纳入到由华东主导的东亚地区秩序中来,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虽然在远东战争之后,华东和日本己经结下了深仇大恨,但如果伊藤博文真的是一个有大智慧,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就应该清楚,随着华东的崛起,在东亚地区己经没有日本的位置,与华东为敌,只会让日本在以后遭受更大的打击,因此主动融入到由华东主导的东亚地区秩序中,对日本还是有重多的好处,一是不用与华东为敌;二是在华东主导的东亚地区秩序中,日本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坐到二当家的位置,并可以依附华东发展,就看伊藤博文有没有这样的政治智慧。
祝:我们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