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三章 日本屈服(下)(3/5)
果然,收到了天皇的诏书之后,伊藤博文只能长叹一声,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还不出头接过谈判的差事,就只能在家里剖腹自杀了。由其是在天皇的诏书中特意提到了李鸿章,也给了伊藤博文极大的触动,当初在马关谈判期间,李鸿章遭到枪击,仍然带伤与伊藤博文谈判,伊藤博文曾对当时的副手陆奥光宗说过,如果自已和李鸿章异地相处,自已未必能做得比李鸿章更好。
不过当时的那一番话,更多的只是伊藤博文做为胜利者的一方,对失败者的同情,并不表示伊藤博文真的认为自己不如李鸿章,相反在马关谈判之前,伊藤博文是很看不起李鸿章的,认为李鸿章己经老了,跟不上那时的天下大势了。而现在伊藤博文才能够真正体会到李鸿章当时的心情,忽然发现自己还真的不如李鸿章,当时清国的情况和现在的日本十分相似,但李鸿章可以不计个人的名声,概然担任清国的谈判代表,自已却没有这个勇气,显然是比李鸿章差了许多。
经过了一夜的考虑,伊藤博文终于表示自己愿意担任日本的谈判代表,去上海谈判。而整个日本也都松了一口气,桂太郎也赶忙找美国、德国传话,表示日本愿意更换谈判的人选,因此谈判还是要照常进行。
本来伊藤博文就在负责和华东谈判的相关事务,现在担任了谈判代表,就更是名正言顺了,伊藤博文首先确定,由小村寿太郎担任自己的副手。本来小村寿太郎是这次谈判的代表人,现在换了啡位更大的伊藤博文,小村寿太郎改任副手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小村寿太郎对此也没有什么不满的,毕竟现在有伊藤博文在前面挡风遮雨,自已的压力也要小得多了。
其次就是制定谈判的策略,虽然这次谈判,日本处于劣势的位置,而且铁定要支付赔款的,但这并不等于就不需要谈判策略了,毕竞日本还没有衰弱到任由华东宰割,那样日本不如直接亡国算了,何况华东也并不是没有弱点的,老实说华东也应该希望尽快结束与日本的战争关系,毕竞还有一个俄国还没有解决。因此这次谈判,日本应该赔多少?底线在那里?华东又会不会对日本提出土地要求,日本是否接受,都需要在谈判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