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四十五章 锦州之战(三)(2/5)

目录

陶古陶胡今年43岁,中等身材,身形略有些削瘦,但双目有神,颇有几分枭雄气概,他原是内蒙古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的一个小贵族,据说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孑孙。他家里其实还有些资产,并非过不下去,而起兵反清、成为纵横满蒙的著名悍匪,也是有时代的原因。

清代由于从西方引入了玉米、红薯、土豆等经济作物得到大面积耐种植,使粮食产量大増,造成了人口大涨,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因此从乾隆年间起,就不断有关内破产的流民来到关外蒙古地区择地耕种。清廷虽然对于这种行为予以严令禁止,但是蒙古各级王公考虑到吸纳流民可以增收地租、旗饷,便无视清廷禁令,放垦旗地广招流民进行种植。

而到了近代,沙俄开始向蒙古渗透,清廷一则为了巩固边疆,二则是缓解内地人地矛盾,于是在蒙古正式实行了“蒙地开放、移民实边”政策,下令“放荒招垦”。而蒙古各级王公见其中有利可图,于是伙同官府,将自己盟旗的土地买掉,招入汉族人开垦耕种,而普通的蒙古人则失去了世代生活土地,陷入生存危机。于是不少人选择了武力反抗,陶古陶胡聚众起兵反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不过陶克陶胡虽然在家乡颇有人望,而且起兵反淸也有民心支持,但缺乏长远计划,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治纲领,更不懂得如何依靠民众,发展自己,壮大队伍。因此在清廷加强了对他的围剿之后,陶克陶胡的处境也就变得艰难起来。而这时俄国正在蒙古收买上层王公和匪首,积极策动以武装叛乱为主的所谓运动,陶克陶胡正这样的人正是俄国所需要的,于是俄国立刻派人和陶克陶胡联络,一方面支助他武器补济和资金;另一方面也鼓动陶克陶胡支持。

而陶克陶胡虽然也知道这是俄国是在利用自己,但一来是他确实是需要武器补济和资金;二来陶克陶胡对中华文明也没有多少归属感,对于建立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国家到充满了兴趣,因此不仅接受了俄国的支助,同时也倾向推动,的道路。

有了俄国的资助后,陶克陶胡顿时实力大增,招兵买马,并与并与白音吐斯、白音大赉、牙什、丹丕尔等其他蒙匪势力合并,或是遥相呼应,或是会师一股,多次击败清军,捣毁垦务局。因此陶克陶胡在蒙古的声望大振,被蒙古牧民尊为“陶老爷”。

但俄国的支助可也不是白拿的,在需要的时候是要替俄国办事,在日俄战争、华东参战期间,俄国都征集蒙古军助战,这次陶克陶胡、白音大赉就被征调来协助杜立三,突击锦州。蒙古骑兵是单独行动,沿大凌河进军,己提前一天到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电影世界的无限战争 诸天万界之帝 弃婿归来 艾泽拉斯奋斗史 被迫营业的苏王妃 以剑与诗歌佐茶 余烬之铳 绝天武帝 变身漫威黛西约翰逊 穿书后我把反派都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