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锦州之战(六)(3/5)
两份报告申请发出之后,高瑾也没有闲着,立刻将歼灭匪军的消息传遍锦州各地,又分派各县的县长赶去上任,并且和指挥部协商之后,决定在每个县都派驻两个守备军连,以维持各县的安全和县的工作;而张作霖只在埠新县留下一个营驻守,其余的军队也都撤回到锦州来。
高瑾则要求各县的县长到任之后,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三件工作,一是建立起税收体系,以确保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二是建立警察体系,以确保各县的日常治安秩序;三是趁着缴匪的余威,开展土地工作。
毕竞高瑾到锦州上任,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缴匪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发展锦州地区的经济,才是真正的重头戏,而且锦州地区也具备发展经济的潜力,首先锦州是关内关外及蒙古地区的关建节点,商品流通很发达,其次是人民军在锦州驻守其间,也对锦州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在葫芦岛修建了可停靠万吨货轮的港口,并修建了通向沈阳的道路,另外在锦州的库房里,还留有约5万银元的资金。这笔钱在清廷的府一级地方来说,这是相当充足的资金。
但要大力发展经济,首先是需要大量资金,没有钱当然什么都玩不转,仅是靠这5万银元当然是不够的,因此高瑾才打那被缴获的7万白银的主意,7万白银可以拆合约10万银元,加起来就有15万银元,再建立起税收系统,就可以稳定的确保财政收入来源;其次就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次战斗,人民军共计抓接近3000名俘虏,基本都是年轻的劳动力,而且还不要工钱,这样的好处高瑾当然是不会放弃的,只要是有钱、有人,高瑾才能够大展拳脚的发展锦州的经济。
三天之后,东北管理委员会发来了回复,首先赞同守住埠新县,并攻占朝阳县,将这两个地区都并入锦州市管辖,县长人选和县的成立,都由锦州市决定,然后上报管理委员会。但进攻赤峰的军事行动暂时缓行,因为这一战之后,华东很可能会和俄国重启谈判,因此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节外生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