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九章 天津见闻(四)(4/5)
高珺道:“应该是和天津正好相反吧,反正这就是我的看法,你呢?你是怎么想的,也告诉我啊,可不能只让我一个人说吧。”
李松晨道:“你刚才把留在天津的优劣说得很得很详细了,我也沒有什么好补充的,所以我就来说一说到山东去的优劣。如果我跟着执委会一起到山东,当然还是当农业部部长,看起来当然要比天津市长要风光一些,因为按照中国人的观念,那怕是级别相同,中央的官员也要比地方官员高一级。但现在行政部已经设立了九个部门,还有七个预备成立的部门,另外将来还有可能成立其他部门。这么多部门在一起,互相之间的争夺想必也有十分激烈的,这段时间各部门的活动,你不会不知道吧。”
高珺点了点头,笑道:“到是知道一些。”
李松晨道:“所以想在中央干出一些成绩来,要比地方困难得多,就是因为有多方面的掣肘,限制太多,有时还不得不和其他部门进行妥协和利益交换,另一方面,尽管现在我们的各项制度还不建全,但随着我们在山东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肯定会逐渐完善起来,官员职位都绝对不会是终身制,而且省部级己是相当高的级别,再向上晋升的空间己极为有限,最多就是平级调动,转换个部门再干一轮,然后就算不退下去,也会被下派到地方去工作,基本就没有再回中央的机会了。因此还不如先在地方上干出一些成绩来,同时也可以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然后再到中央去工作,就算是重新开始,也要好一些。”
高珺听了,也若有思,道:“你这样想,到也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还有一些话李松晨还不好说出口,因为在旧时空里,国家的领导人都是相当重视地方上的管理经验,往往需要在地方上干过十年以上的时间,并且在县、市、省三级都担任过一把手。毕竟中国实在太大,而且人口又多,必须要在地方上积累足够的行政治理经验,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后,才能够管理好这么大的国家。另外,在地方工作时,还可以慢慢的培养自己的班底,将来成为国家领导人以后,才有人可用。毕竟没几个靠得住的人,再有能力也做不成什么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