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九章 济南众态(八)(2/5)
众人听了,也都糊里糊涂,因为在他们的理解中,工业化不就是办洋务吗?怎么也看不出来这和土地兼并有什么关糸,只有唐绍仪似有所动。
王胜接着道:“工业化不是买一些机器开工厂,而是有充分的计划组织和系统管理,并达到相当的规模,进行按照工业化生产规律的系统生产,形成社会化、有组织的机器生产体系。当然工业化要是说起来,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楚的,简单的来说吧,一座大型工厂,往往需要数千工人,这样就可以吸纳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也给了农民另一生路,如果没有土地耕种,农民就可以进城做工,这样也能生存下去,这样一来,如果地主租地的条件定得苛刻,自然无人去租种,那么地主自然不得不放宽条件,不敢随意盘剥租户,另外大量工厂的建立,可以给国家带来巨额的税收,使农税在国家收入中的比列下降,既使土地兼并,也无损于国家,何况一但租地没有收益,恐怕也无人再购地置田了,因此工业化对抑制作用。”
虽然这番话里有许多新词,但听完了之后,众人也能大体弄明白是这么一回事,简单的说工业化就是办大量的洋务,到相当的规模。徐世昌道:“如果开设的工厂多了,农民都到工厂去做工,而租地也无利可图,岂不是无人去种地了吗?”
王胜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是,只要是实现了工业化,工厂就可以生产大量的农用机器,反过来促进农业生产,现在一人一牛,可以耕田二三十亩,但如果用机器种田,一人可以种田上百亩,甚致是上千亩,如此一来种田容易又省人力,自然有利可图,也就会有人种田,所以只要是实现了工业化,也就不必担心土地兼并。欧美各国正是己经实现了工业化,因此才没有在意土地兼并,我们在海外建国数十年,也实现了工业化,于是允许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现在我们在山东地区收地分地,抑制土地兼并,只为发展工业化,等我们在山东地区实现了工业化以后,也同样会开放土地的使用权转让。让有能力的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并让工业化的成果反过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这番道理,别说是袁世凯,就连唐绍仪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尽管唐绍仪是留美归来,但他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留学生,而且所学的也不是经济专业,当然在这个时代,社会经济学或是政治经济学本身才刚刚开始发展,而主流的经济学还亚当斯密创建的古典经济学派,因此唐绍仪当然不懂这些经济规率,生产力、生产关糸之类的概念,只是在美国留学期间,切身感受到了美国的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富足,并希望将这一切复制到中国来。
而但听了王胜的这一番见解,才算是让他对美国、甚致是欧洲的繁荣、富足背后的推动力,也大感受益非浅。本来唐绍仪自以为曾留学过美国,见过世界,因此颇为自负,对海外华人颇为不屑,而现在看来,自己还低估了这伙海外华人的见解、学识。其实唐绍仪的见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固然算是顶尖的一类,但穿越者毕竟是站在时空的上方,俯视这个时代,这己经不能用站在巨人肩膀上来形容了。说实话,以唐绍仪的这点见识水平,在旧时空里连个键盘侠都不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