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先砍了脑袋再来谈(第二更)(2/5)
因为,钱都到了某一小部分人的口袋。
这些人,就是官绅!
在大明,只要考上了功名就可以不交税。从表面上来看,一个读书人不交税也没什么。但是,很多人抓住这个漏洞,把自己的田地挂靠在读书人的名下,借此逃税。
大明纳税的田地,在洪武年间,有8.5亿亩,每年能征收粮食三千万担。老朱觉得有这么多就足够了,很满意,所以下令,永不起科。可是,到了成化年间,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大明纳税的田地缩减到了4.2亿亩,足足少了一半。
田少了,税收自然也就少了,渐渐地,到了明末时期,税收更是少得可怜。神宗皇帝不得不开启矿税,以养内库。如此,大明也马马虎虎能坚持得住。可是到了崇祯手中,登基第一件事情就废掉了矿税。这下好了,口袋里没钱了,什么都办不成,大明只能坐等灭亡。
崇祯当皇帝,不勤政吗?可以说,除了朱元璋没有谁比崇祯勤快。但是,光勤快没钱也是死路一条。可以说,崇祯是穷死的。穷到什么地步呢?连皇后,妃子都把自己的首饰拿出来变卖支持国家。
要是崇祯有钱,大把的银子撒出去,大明能亡国?首先李自成就不可能造反,关外的建奴更是会被打的爹妈都不认识。可是没钱,官兵饿着肚子,将军吃空饷,没有战斗力,还怎么打仗?
所以,国家要强大,先搞钱!
而大明的钱在谁的手里呢?在官绅,商人的手中。
没看到人家万三千号称富可敌国,能把大明买下来吗?
所以,要想富,先收税。
把该收的税收上来,朝廷自然就有钱了。有钱了就好办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