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战斗在魔法世界

第254章 粉丝效应(2/5)

目录

我在其他评论里说过一句话:明星有没有人设不重要,那是必然会有的,关键点在于他怎么维持这个人设,这是重中之重。我们在生活中也会讨厌那种表里不一的人,这些人,其实就是所谓的“人设崩了”。

希望我们可以提升自己,优化自己,让那些优质的人设真正刻在我们的灵魂中,让人设中那些美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你一样,我也一样,大家都要努力。避免“人设崩了”这种尴尬的事情落在自己头上。

为了人设,渣男可以把自己打造成纯情,为了人设,一群艺术生,非要刷自己是什么学霸人设,尼玛,王剑自己在另一个时空高考考了130,结果被高考考了100多的人看的目瞪口呆的,刷什么学霸人设。

人设是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所做的市场细化工作。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一个角色丛。一个男人,对学生而言是老师,对妻子而言是丈夫,对儿子而言是爸爸,对妈妈而言是儿子,对便利超市的老板而言是顾客。如果他还兼职了顺风车,那么对乘客而言他就是司机。

角色的切换取决于面对对象的不同。

粉丝和明星之间,就是一种虚假的亲密关系。

其实明星大部分都憎恨厌恶这些粉丝,你们这些下等人,还不去赚钱卖血卖肝去买我的产品,你们不肯卖掉自己把钱给我,又不肯去死,让我很为难啊。

娱乐明星、商界大佬、文体健将,这类人由于本身的服务质量优良,从而使得关注者自发地聚集,以组建后援会、打榜等方式达到虚假亲密的目的,最终形成新的粉丝角色。在自发状态下,粉丝在这场类亲密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所谓我是某某粉丝,不是因为真喜欢,而是觉得,这样的粉丝身份,比其他人高明。

我粉丝某人,你粉丝另外一个人,好低级啊。

由于移情作用,部分观众将对影视剧角色的喜爱转移到扮演者身上,自发开始追星。

娱乐明星一旦立人设之后,就应该始终保持人设的状态,不要做违背人设的事情,不然让粉丝觉得有欺骗感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反噬。

每个人都有一张人格面具,这是社交的需要,这一面符合大众的审美,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回到了自己真实的生活中,这层面具就不需要了,否则一直戴个面具,那得活得多累。

所谓的人设就是这个东西。无论是暖男、天才、学霸、段子手、有趣等等,都是为了迎合粉丝的需要,或者本来就是被粉丝捧上神坛的。

但是人格却不同,人格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按照真实的自己来活,可能会受到一部分人的喜欢,但大概率是不会有很多粉丝的。

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空闲时间。他们因为某个作品爱上了某个角色,又因为某个角色爱上了某个明星,但空闲时间的增多使得他们不再满足于有限作品,希望有更多的故事能看。而明星经纪人们则抓住了观众们的心理,让媒体披露明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以此满足观众看更多故事的需求。然而,普通的日常生活并不具有太多卖点,所以很多明星选择或展现或放大自己独特的、优秀的品质,以此成为粉丝口中津津乐道的故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成了偏执权臣的白月光 万古邪帝 男子汉的游戏 美漫里的死神 男星的契约保镖 陆少的千金贵妻蓝欣陆浩成 逍遥兵王洛天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 萌宝出动:妈咪不好惹 混沌灭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