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罗马尼亚的条件(2/5)
第二条,在决定和平条约时,英法俄美意五国与罗马尼亚地位平等,没有大小尊卑。这也是埃德尔为了提高罗马尼亚在战争中的地位,而苦心准备的。不然在将来巴黎和会中,罗马尼亚就很有可能和当时民国一样分到二三流的地位。这对于提高罗马尼亚政治军事地位很不利,也是埃德尔极力避免的。
而军事条件上,埃德尔打算利用一下依托帕拉利亚港口的协约国军队。他打算在罗马尼亚发动攻击的同时,依然和保加利亚军队对峙的协约国军队,能够发动攻击牵制保加利亚的回援。
这里多说一句希腊的处境,协约国强行登陆希腊的港口城市帕拉利亚后,首相维尼泽洛斯就极力主张希腊加入协约国一方获取利益。但是被一直被国王康斯坦丁反对,主张保持中立。而且这位国王为了中立,还将首相维尼泽洛斯罢免。
于是在1916年这名前首相跑到帕拉利亚另立新政府,完全不鸟雅典的中立原则,于是希腊出现了两个政府。时间在进入1917年后,英法决定增加对希腊的控制力度。
于是在今年的5月希腊出现大量的言论,指责国王康斯坦丁保持中立是因为其得到了亲戚德皇威廉二世的私下馈赠。这些言论被不经意间扩大,传遍了整个希腊,面对民众的议论纷纷,国王康斯坦丁知道这是在逼迫自己下台,其幕后主使肯定就是协约国集团。
不过面对这样的指责,康斯坦丁知道这是英法的逼宫,如果他继续制止希腊加入战争,那么估计民众暴动也不远,要知道希腊可一直都被英国控制的很深。现在可更没有本事脱离协约国的控制。这从协约国在帕拉利亚港口登陆,希腊军队一枪不发就可以看出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