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爱卿所说的信息量太大,朕要好好消化……(2/5)
据臣所知,边塞一带,一小股敌军,哪怕是区区数十人便能横冲直闯,劫掠一个又一个村庄……
究其原因,百姓大多羸弱、胆小,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也生不出一丝反抗之心,这是何等的悲哀?”
“这……”
听到这里,永平帝不由紧皱眉头。
尽管这番话让他的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这的确也是事实。
就拿去年来说,北方有个部落出动了一百余骑,竟然长驱直入一百多里,沿袭烧杀劫掠不算,最后竟然还攻破了一个边塞小城……
区区一百骑,竟然能攻破一个城池?
事实是,负责守卫城池的一众官员竟然弃城而逃……
这,简直就是一个抹不去的羞耻!
关键是,对方在城里劫掠了一通,杀了城中不少百姓,最后还放了一把大火。
等到大批官兵赶去围剿之时,那批人已经满载而归……
“皇上,恕臣直言,其实在禁武令颁布之前,那时候的民风相对来说是比较彪悍的。
百姓大多有血性,敢于抓起武器与敌人对抗。
但是现在……很多百姓却缺失了血性,几个土匪拎着刀,就能吓得一个村子的百姓乖乖就范……
或许朝廷认为这是好事,百姓老实,胆小,利于管理,朝廷省心省力。
但,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恰恰也是这些百姓。
他们是水,朝廷是舟。舟,当然希望风平浪静,顺风顺水。
但长久以往,一旦有了一点小小风浪,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舟……恐怕就难以维持平衡了。”
这番话,让永平帝久久无语,皱眉沉思。
他自然是听懂了顾鸣的话里之意,但,这件事非同小可,不动则已,一动……恐怕会掀起滔天巨浪。
当然,从内心里来说,永平帝也觉得顾鸣所说的话有几分道理。
百姓,才是江山社稷之根本。
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都失去了血性,成为一潭死水,那么一个国家,恐怕也将就此失去生机。
“皇上,取消禁武令其实就是给一众百姓的心理上打开了一道枷锁。
虽说绝大多数百姓没有条件习武,但闲暇之余还是可以随意练上几招强身健体。
同时,皇上可以增加武举场次,大量选拔有天赋有潜力的人才进行培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