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可控核聚变(2/5)
农业领域,这几年气候异常有开始加剧的迹象,但还没有对农业生产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庞学林估计,这种影响至少要到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才会很明显地展现出来。
这天,庞学林将一份名单交给了程心,说道:“通知名单上的人,三天后在星环高等研究院开会,有些在外地出差的,让他们三天后必须赶回来!”
程心微微一愣,扫了眼名单上的名字,点了点头道:“好,我马上通知。”
庞学林要程心通知的,都是星环高等研究院近几年被坎特招揽过来的核物理以及材料领域的专家。
这五年,国际上核聚变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iter为主的多国合作上,相比于三体危机前多边合作的工程扯皮,如今iter的效率已经高了好几倍,但是各国对iter的各项技术指标也增加了很多。
这也导致即使五年的时间过去了,iter的进展依旧不尽如人意。
庞学林准备另起炉灶,在星环城建立一个聚变反应实验堆。
可控核聚变号称人类终极能源,一升海水中含约30g氘,通过聚变反应可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多升汽油的能量,而反应产物是无放射性的。
也就是说,1升海水可产生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一座100万k的核聚变电站,每年耗氘量只需304kg。据估计,天然存在于海水中的氘有45亿吨,把海水中的氘通过核聚变转化为能源,按目前世界能源消耗水平,足以满足人类未来几十亿年对能源的需求。
更不用说,月球上还有数量惊人的适合第二代聚变堆的氦资源储备了。
但是想要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技术难点自然多多。
其一,几千万甚至上亿度的高温,在这个温度下等离子气体中的部分原子核可能进行聚变反应,温度越高聚变反应进行得越快。
其二,充分的约束,即把高温下的等离子体约束在一定区域内,保持足够的时间,使其充分聚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