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技术难关(2/5)
而且庞学林主投的那一亿五千万的经费,也让他们对接下来的研究计划充满了信心。
庞学林坐在会议室的上首,看着众人,微微一笑,说道:“锂空气电池项目全体成员第一次会议,现在开始。今天我们将就锂空气电池的具体实现路线以及项目分工,做一个详细的任务分配方案。”
庞学林顿了顿,继续道:“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紧缺日益成为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具有高储能的环保电池,电池的研究从nih发展到现在的锂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体积比、能量比、质量比都较高,没有cdni烧结式电池的记忆效应,不存在电池容量丢失问题,电池内不含铅、镉、汞等有害物质,被称为绿色电池。因此,锂二次电池以其高的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绿色无污染等明显优势,成为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
“而锂空气电池,在锂二次电池中,都属于最先进的存在。但是,锂空气电池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就是锂晶枝问题。众所周知,锂空气电池一般采用锂金属作为负极材料,金属锂在充电的时候,由于锂电极表面的不平均,造成锂电池表面电信号分布不均匀,引起锂不均匀沉积。该不均匀沉积过程致使锂在一些部位沉积过快,产生树枝一样的结晶,即锂晶枝现象。当锂晶枝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晶枝发生折断,产生死锂现象,造成锂的不可逆;另一种后果更严重,晶枝穿过隔膜,将正极与负极连接起来,形成电池短路,结果产生大电流,生成大量的热,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电池着火,甚至发生爆炸,从而产生严重的安全问题。”
“第二,水分以及空气中的氮气控制问题。锂空电池是一个开放体系,这是和锂离子电池不一样的,锂空要用空气中的氧,而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水蒸汽,锂会与这两者反应。既要透氧又要防氮防水,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第三,固体反应产物堆积问题。由于在锂空气电池在正极上使用空气中的氧作为活性物质,理论上正极的容量密度是无限的,可加大容量。另外,如果负极使用金属锂,理论容量会比锂离子充电电池提高一位数。但是,固体反应生成物氧化锂(li2o)会在正极堆积,使电解液与空气的接触被阻断,从而导致放电停止。”
“第四,氧气的催化还原。氧的反应速度非常慢,要提高氧的反应活性必须采用高效的催化剂,现在的催化剂都是贵金属,因此,必须发展高效廉价的催化剂,而这也一直是制约燃料电池发展的短板。”
“这四个问题,将会是我们未来半年内亟需解决的难题。”
“目前,关于这几个问题,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思路。”
“第一,锂晶枝问题。目前国际上关于锂晶枝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将重质碳酸镁(三氟甲磺酰基)用作电解液添加剂,使沉积的镁与随后积聚的锂发生合金化反应。第二种,就是使用3d聚二甲基硅氧烷(pds)层或硅树脂层用作锂金属阳极的基材,缓解锂晶枝的生成。但这两种方案,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我考虑,让大尺寸单层石墨烯薄膜覆盖在锂金属表面,从而抑制锂晶枝的生成。至于如何让石墨烯薄膜覆盖在锂金属表面,这个问题就交给叶兴民教授和霍子谦教授所在的联合团队解决了!”
“庞教授,放心好了,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叶兴民和霍子谦均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两位都来自材料工程学院,叶兴民去年就加入庞学林的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备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的过程中发回了重要作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