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一张纸(4/5)
。
“三个月。”
黄司吏一脸为难,“大,大人,天下都没隔这么久的,上官那里问起来没法交代。”
庞雨观察了一下他脸色后道,“两个月,不能再少了。”
司吏终于点点头,同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庞雨转头对刘婶道,“刘婶,就六月二十三。”
那边的刘婶紧张的关注着这边的动态,听到此处咕咚一声瘫在地上。
……
“少爷,你不操心婚事,还有心情看这一张纸。”
庞雨两眼放光,仔细翻看着手中的贴票,与谈婚论嫁时判若两人。这实际就是一种预发的定期存单,中国最早的贴票由上海的协和钱庄发行,兑现周期只有半个月,而庞雨手中的面值是三十两,实际存银的时候只需要二十七两
,写明一年之后可以兑换三十两现银,这与以前用的银票不同,是固定面值,不记名又不设密语。贴票比货币的优势在于,即便是在流通中也在计算,在贴票未到期之前,如果急需现银,也可以到银庄按实际时间计息贴现,介于纸币和银票之间,跟纸币相比
有利息,跟银票相比则更灵活。庞雨将银票举在面前,他认真看了半晌,也只能发现三处暗记,这些暗记隐藏在银票边缘复杂的纹路中,有些是线条粗细不同,有些是重复形状的细微差别,还
有的是颜色的明暗不同,工坊制版时用到了放大镜等工具,而其他作坊目前没有这个条件,就只是暗记这一项,就会极大增加制假作坊的成本。贴票中间是一串数字,庞雨设计了一个后世简单的公式,但在此时是难以从结果破解的,铜制的机械解码器由工坊制作,各地的银庄都不知道公式,把泄露的可
能降到了最低。
现在工坊已经批量制出贴票,计码器制出三个,刘若谷认为贴票已可发行,目前开始在南京试发一万两,专与扬州交易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