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欲与帝王争天下(2/5)
黄楼摆脱了不服管教的弟子,余下的人都很好处置;她做过近八年的副阁主,已经掌握很多用人之道,做起教主来如鱼得水,很快就将这批从湖州过来、不情不愿的弟子安抚了,在河北设立了一个临时的魏博分阁,编排下来又颁了几个阁主和副阁。如此一来她在河北也就有了安稳的基础,底下的弟子一时半刻不会再闹了。
做教主原来是这样的滋味,她偶尔回过神来,也觉得不可思议。想想大历九年那时初见唐襄,连说话都还是一股稚气,一想起此事她甚至觉得难为情。无人时她常常将那支步摇取下来看,想到这竟然已经是开元时的宫样,距今过去快要五十年,更觉得恍惚。武残月当年可也是戴着这支步摇大掠长安的么?
她又想到长安。弟弟说过的话她不会不放在心里,但那是长安!蚀月教的根就在长安,自己贵为教主怎么连长安都不能踏足,岂不是沦为笑柄,戴着这支步摇难道是狐假虎威?
她在河北打仗,对抗的都是称霸一方的藩镇节度使,他们也各有拥趸,也被唤作帝王,但那帝王岂可与长安城里的九五之尊相比?然而这些叛军对头领的忠心,有时候又使她惊讶,如果不是想到当年武残月也有自己的门徒,她几乎不能理解这群人的意图。
她和长安的秦棠姬如今谁才是真的首领呢?
黄楼在河北快有三年,知道这权力之水瞬息万变,善恶之岭也可以一夜崩塌。一代枭雄可能突然就被自己的属下逼死,属下也可以因此翻身做主,而不久后又投降朝廷要做善人,顷刻又联合起来自立为王、与长安分庭抗礼;八面来风,天下大乱。她对着这变幻莫测的战局,也常常想到九年前唐襄说过的话,说这世上有许多人根本没法被说成是好人还是坏人,笑她判断对错的标准太过天真了。
那时候唐襄才只有十九岁呵,她居然要到二十六岁才彻底明白这个道理。并不是只有好人的手底下才有忠臣,也不是坏人就必定能够叱咤风云,这名利场上有太多她以前忽视的东西了;往近了说,自己的弟弟就是这样的人。
她现在虽然身为教主,在这乱流汹涌中反而比以前更加迷茫了。以前她跟着李晟打仗,李晟的军队归属于谁她就归属于谁,李晟的上司要他打谁,她也打谁。但现在她做了蚀月教主,生出了独立的心思,不想再把手下这几千名弟子的命运辗转送到别人手里。
更何况方才也说了,如今谁是善谁是恶,已经令她完全迷失,才刚帮着平定了大乱的将军次日就会变成新的敌人;这种情况下,除了李晟,她已经不敢再全心全意地依附着谁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