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二百二十六章解决改田为桑的问题(4/5)

目录

那么,回到1亿2000万的问题上来。

明州案皇帝没有公开做任何表态,但是实际行动已经告诉唐恪了,别想着牺牲农业来给你的丝绸输血,小心朕让你流血。

但是,丝绸要按照进度给朕搞出来。

在粮食的总量起来之前,唐恪是不可能大规模动现在的农田了。

朝廷也不可能出台政策高价收蚕丝的,那是在给自己挖坑,一旦这样的政策推出去,百姓一看蚕丝比种田来钱快,都去养蚕了,粮食的总量下降了,粮价必然要涨。

粮价涨了,皇帝就要砍人了。

如此一来,只有一个办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荒,由朝廷组建规模庞大的人员来专业种植蚕丝。

将蚕丝的丝量先提起来,等粮食的产量上涨而缓解了粮食危机后,再将这些人释放出去,让他们自己负责承包蚕丝。

也就是从公有制,慢慢改制成私有,这样即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又为以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唐恪向赵桓提这个方案的时候,赵桓震惊于宋朝这帮宰相的智商。

这不就是后世的中国的策略吗?

最开始由国家来牵头做,这样更好把控风险,也更好规整管理,一旦产业稳定后,便开始尝试慢慢由公转私。

这份方案赵桓非常满意,还在朝堂上公开称赞了唐恪,表示坚决支持他这么做。

唐恪感到万幸,这次事件也是皇帝给他面子,要不然早就贬他了。

看来皇帝还是顾念旧情的,只要真心实意为皇帝办事,他也是个很护犊子的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医武高手闯天下 C位悍妻:改造吧,迟少! 超强蜜恋:老婆大人非一般 神级透视 我在诸天万界做任务 我的迷人小娇妻 医世荣华 寒门大官人 凤钗外传 我才是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