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赵桓有钱了!(3/5)
而枢密院则会书信斥责种师中的失职。
若是幽州的人口迁移滞后,则有政事堂责罚李光的不作为。
而如果是长安城的教书先生人员未招募充足,翰林院会立刻派人到长安城来专门压进度,同时准备撤换那里管理文化和教育的官员。
如果皇帝的宰相们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稍微慢了一些,或者并不上心,导致进度拖延,皇城司卫就会传话到皇帝的耳朵。
御史台可能会在朝堂上公开找宰相的麻烦,督察院甚至会立案做调查,表示要查明延期的原因,从中各种挑刺。
一切都在朝堂的口水中被强行加快速度,这一环扣一环的制衡和强迫机制,让整个大宋高速运转。
在这种环境下,朝堂上的每一个人,在任何一件事都不敢再差不多得了,而是开始发狠。
例如连温文尔雅的唐恪,有时候也会指着赵鼎的鼻子骂大宋银行不作为,故意阻拦资金,不欲释放出来为商部激发商贸活力。
例如李纲,会经常跑到科学院去大闹,他要的武器迟迟不能研发出来。
因此,科学院和枢密院还在朝堂上大吵过几次。
对于这些争吵,皇帝都以一种不嫌事大的心态看热闹。
并且还经常私下怂恿一方去痛骂另一方。
例如他会向李纲暗示:你是大宋的宰相,你尽管去跟科学院施压,拿出你宰相的威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