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2/5)
这封信写的比较正常,就是让他平日里多家操练军士,不可懈怠防务。
给解潜写完信后,又给枢密使张孝纯写了一封信,让他多关心关心燕云战区的情况,该增加的军务支出不可缩减。
在长安驻扎了几天,赵桓也没有急着要走。
西线的战火还没有燃起来,大量的辎重部队还在筹备中,军情倒也没有那么紧急。
记得上一次来长安,还是十几年前,那一次陕西路西军出了叛徒,他亲自来平乱。
那时的长安城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唐以后,长安已经没落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资源与水道系统的衰落。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对水道系统依赖度非常大,漕运受到影响,京师的物价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才被迫定都在开封那种无险可守的地方。
但因为赵桓这十几年来,修路的事一刻都没有停过。
现在长安根本就不依赖可怜的水道了。
长安通向周围的公路,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了。
汉中的商旅要往来,比以前方便太多。
就说长安通往兴庆府的公路,将陕西路和河套路连接起来,无疑是打通了西北的脉络,让新鲜的血液自由的流淌起来。
而且从东京到长安的铁路再过两年也修好了。
这一日,赵桓带着韩世忠和一些御林军,便衣走在长安的街头。
好不容易来一趟,赵桓还是想着微服私访,体查一下长安的民情,毕竟在深宫中久了,容易与民间脱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