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治水之道(3/5)
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苏九冬所听闻的水患,大多是关于黄河决堤、或者台风过境造成水灾的情况。
古代的一些救治工具不如现代先进,但是对于水患的治理措施大致是相同的。所以对于水患的治理,苏九冬也有自己的见解。
“这次衢州水患,楚大人打算如何处理后续的情况?”苏九冬直把温以恒当做楚律封的辅助官,所以认为楚律封才是最大的话事人。
“不外乎是止灾救民,赈灾济粮。”
水患最直接的伤害,就是受灾地区的农作物与当地百姓的民生资源,随之而来的是百姓生机的困顿。来看书吧
民以食为天,受灾百姓缺乏足够的粮食,可能会因为饥饿而导致灾民暴动。所以水患后,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粮食问题。
“赈灾济粮,这个说法过于笼统了。如果要赈灾济粮,还得想清楚是等待京城拨下来的赈恤,还是委托地方官吏负责及时赈给。如何做才能符合救济时效,及时赈民。”
“好,你提的这点很对,不妨再多说一些。”苏九冬点出两种救济方式带来的不同后果,温以恒大为吃惊。
孔子有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但苏九冬的一番话让温以恒认为女子不仅不暇,而且还有大智慧。
水患形成原因有二,一为天灾,二为人为。此次水患是因天候异常,降雨过量导致河川泛滥、山洪爆发。
苏九冬思及温以恒提到的决堤缺口附近,大树被连根拔起,摧枯拉朽之力度令人震惊。如果人被卷入洪流中只怕凶多吉少,目前上报失踪的三十多人,估计生还的几率已经不大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苏九冬认为定是原本河岸就有松动的缺口,平时河道衙门疏于监管,才遗漏了松动的地方,以至洪水能冲破河堤泛滥成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