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口不择言(1/5)
温以恒谈及北征苏金国的战事,苏风澜也插进来发表见解,柱国公与苏庭安听得津津有味,苏九冬为四个大小男子汉剥虾壳,阿蓉则贴着苏九冬安静的坐着,细细清理虾壳残余。
酒足饭饱,话题自然而然来到今夜留宿何处的问题上。
苏风澜环顾众人后,最先发问:“既然九冬儿已经回京了,今夜老夫将安儿与阿蓉一起接回将军府去,一家人团军,想必柱国公也不会反对吧?”
果不其然,柱国公第一个站出来提了反对意见:“老夫反对!即便九冬儿回京了,也不影响安儿和阿蓉继续在国公府住吧?”
柱国公再望向苏庭安与阿蓉,自信道:“而且安儿与阿蓉在国公府住着也很好,对不对?”
苏庭安与阿蓉被温以恒送到国公府里住的这三个多月近四个月,柱国公早已和两个孙辈处得亲密,又疼爱非常,对两个小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即便阿蓉并非苏九冬与温以恒的亲生女儿,在国公府里也得到了了与苏庭安一样的同等优待。
阿蓉除了平日能与苏庭安在书房里受柱国公的亲自教导外,柱国公还特意吩咐崔氏给阿蓉安排女红的学习课程。
崔氏本来就对阿蓉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不喜,两位小姐也不愿见到这个来自山野的乡下孩子,但至少如今有柱国公在,她们还是会有所收敛。
阿蓉始终忘不掉,原来她与柳芸娘寄宿在国公府时,崔氏与两位小姐是如何动辄欺负弱小的她与柳芸娘的。
但是如今柱国公对苏庭安与阿蓉是一样的看重,再碍于柱国公的吩咐,崔氏也只能尽本分的为阿蓉安排了女红的师傅教导。
虽然崔氏并不会检查阿蓉每日的绣工课业如何,但阿蓉还是尽心努力的跟着女红师傅学习针法,以期不辜负柱国公对她的厚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