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市鬼市(1/5)
人市,也就是人间的集市。
《周易》上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记载,民间俗称“赶集”。
古代山高路远交通不发达,信息也很闭塞。所以赶集的人有时不仅仅只是为了购买商品,还有交流信息,联络感情的目的,比如互相探问生意如何,今年地里收成怎么样,谁家的母猪下了几个仔,聊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这位说了,那这人间的集市可有什么故事,您别说还真有。
话说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一心腹猛将,不是旁人,正是刘邦自己的同乡好友樊哙,还没起兵造反之前,刘邦本是沛县一名亭长小吏,樊哙则以屠狗卖肉为业。
现如今吃狗肉的人很少了,但在商周时期,吃狗肉只是贵族才能享有的特权,直到后来群雄并起、礼崩乐坏,到了秦汉之际,狗肉已经寻常可见。
孟子曾曰:“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可见狗肉在古代等同于鸡肉猪肉,是传统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肉类。
樊哙常在集市摆摊卖肉,煮的狗肉那堪称一绝,肉质鲜嫩可口肥而不腻,吃完唇齿留香绕梁三日。
常在摊前支一口大锅,锅底柴火慢煨,一开锅香气四溢、十里飘香,隔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