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谁是内鬼?(2/5)
而按照诗经的记载,在商朝的时候,古羌就已经臣服殷商,成为了华夏人的一份子。
所以他们其实也是广义的汉人,汉朝子民。
而且在春秋时期,羌人在西北部建立了义渠国,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那句著名的“义渠君”。
义渠君就是羌族的首领。
当时的义渠国也是连纵合横中的重要一份子。之后为秦国所吞并,吸纳,融合。
所以所说的纠纠老秦,其中的人员组成成分自然也有羌人。
而到了汉代的时候,千人的数量有了广泛的增长,部落也越来越多,大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用以保护羌族和抵御外敌,其中也有应对匈奴人的意思。
就像校尉一职中也有护羌校尉,同时羌族人中有大量的人口迁入中原,在三辅地区与汉族人通婚、杂居,而留在之前羌族地盘的人,则被称为西羌。
基本上羌族虽然多有叛乱,可并没有完全判出过大汉。就像是一直以来都是大汉其他组成部分一般,所以说他们是大汉人,而不是外族人,但也不为过。
比如马超的先祖,就是大汉伏波将军,大汉的文化影响对于羌族人来说,也是深入骨髓了。
“仔细想了想,玄德公说的是,倒是我疏忽了。”
陈琛笑了笑,低了低头,刘备这么一说,他想起来了,也就对羌族人的杀心弱了些。
不然本身被高句丽这么试探,陈琛这家伙火气都上来了,对于周边其他的异族人,他也没有想过客气,或者说他对异族人从来都没有客气过。
不过现在羌族人被陈琛归类到了自己人的范畴内,倒是为将来省了不少麻烦,嗯,为羌族人省的。
“既然吕奉先不会是内鬼的话,那到底会是谁透露?”
陈琛念叨着,在桌上翻了翻其他诸侯的情报。
但是在这些情报上都没有任何显露,这些诸侯有跟高高丽进行联系的痕迹。
“没有任何情报有显示。”
刘备叹了口气。
这还是明秋卫,或者说是前水军第一次在情报收集上没有收获。
“因为高句丽并没有任何商队和大汉内部来往,也没有多少高句丽的人在大汉,有详细记载和考证的都摸查过了,都不是,看来能够成为内鬼和联系者的,要么就是通商的汉人,要么就是单方面派过去就没回来的人。”
刘备思索了一番,通商的汉人还好摸查,但是如果是诸侯派了个使者带着战术前往高句丽之后才开战的话,那就只有历史记录而没有办法直接抓住了。
“先摸排通商的人吧,还有,既然没有办法在大汉里找到突破口,那就在高句丽下手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