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子到(1/5)
整整用了一天的时间,陈正将穿插枋和抱头梁,全部制作完毕。
顺便帮着那些造檐柱的工匠,将檐柱和金柱全部弄好。
台基是因为石质结构,比较费劲,所以还未完工。
到了第三天,台基终于完成,这座七檩小式硬山建筑梁架构造的小庙,开始在上面进行建造。
前后两排檐柱,每排三根,依次立好,檐柱下面,有柱顶石,这是防止台基吃力太过,造成坍塌。
这六根檐柱,既决定了整座小庙的尺寸,又起到了一个定位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尺寸要求十分的精确,容不得半毫分差。
陈正亲自取来墨斗划线,目的就是保证,每根檐柱之间的相对位置,精确无疑。
六根檐柱立好了之后,再往内侧便是两排金柱,也叫做老檐柱。
在檐柱和金柱之间,便是安装穿插枋和抱头梁的地方。
其中,穿插枋两端的榫头,插入到檐柱和金柱上留好的卯口中,起到一个联系拉结两根柱子的作用,不至于年久之后,庙宇歪斜。
抱头梁楔在檐柱和金柱顶端,虽然也起了联系檐柱和金柱的作用,但最主要的是承接其上方的檐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