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把他打回原形(3/5)
李先生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一边躲着,一边还会在躲着的地方收徒传道。
比如李叱自己,也比如唐匹敌,叶也许以后还会遇到谁也是如此。
事实上,如果不是唐匹敌因为家事被牵连入狱的话,他一直都留在书院里,从李先生那学到的东西一定会更多。
而以唐匹敌的天赋和能力,学到的越多,他的就越高。
所以李先生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这其实一直都是李叱想不明白的问题。
李叱看向程无节道:“详细说说这个遏轲摩。”
程无节点头:“好。”
大概小半个时辰后,李叱从程无节口中,对这个叫遏轲摩的年轻人了解的差不多了。
洞阁县的人,有很多都是当初幽山国少民的后代。
程无节是,遏轲摩也是,而且若从根源上来论,两个人还是同族。
这个民族,名为遏族。
轲摩在遏族人的语言中,意思是领袖。
程无节的祖上,曾是幽山国的将军,遏轲摩的祖上也是。
不同的是,两个人在最关键时候做出的抉择不一样。
程无节的祖上选择带着各族百姓逃离,能带走多少就带多少,能多带一个就绝对不会少带一个。
而遏轲摩的祖上把他的妻儿托付给程无节祖上,他自己带着队伍死守都城,直至战死。
程无节道:“从小我们两个就没少争论,当初的事,到底是我祖上错了,还是他祖上错了。”
“他一直都觉得,既然从军为臣,就要遵守皇命,管他代价是什么。”
“但他说,自己不想做他祖上那样的人,他要做一个制人之人,而不是受制之人。”
程无节道:“那天,遏轲摩问轩辕先生说,先生选择我,传我本事,是因为觉得我将来能成大事吗?”
“轩辕先生说是,说他选择的人,必然是可成大事之人,所以遏轲摩就觉得,自己将来一定会成为人上人。”
程无节叹道:“轩辕先生离开之后不久,他也离开了洞阁县,不知道为什么会到了这。”
程无节和遏轲摩他们两个人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接受和不接受。
程无节的祖上与中原人通婚,习惯了中原人的生活方式,也改成了中原姓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