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儒门天下(3/5)
“能说点好听的吗?”
因果牵涉太深不会轻易人道毁灭,否则对圣人心境也有影响,洛天凡纯粹就是胡扯而已。
面对眼前朱先生询问,李启已然知道问题所在,身穿疏楼龙宿套装的他轻轻开口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李启用一段心学明四句教开场,一下子成功勾引朱先生兴趣了。
剧烈的咳嗽刺激下,朱先生血色通红:“理为天地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你这番话越界了。”
面对眼前大儒,李启并未怯场直言自己看法:“可学生认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要谈宇宙?何为宇宙?”
李启面对朱先生问题,李启反问一句:“先生以为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