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能跑路的电厂(4/5)
如果考虑到香港电灯和中华电力联手反扑,将近四十亿美元的投资随时都会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随时都有在香港彻底烂掉的可能,可以说只要大脑没什么问题,任何一家商业机构的领导者都不会去打香港能源市场的主意。
当然,这种商业上的恐怖平衡也是香港电灯和中华电力赖以获得暴利的最大依仗。
“简总果然厉害,大少拿出来的文件我看了好几遍才品出味道来,简总居然眨眨眼就想到了。”李莉薇笑眯眯的说道。
“厉害的可不是我,能想出来这个主意的人才是真厉害,虽然我不知道在香港兴建全新送电系统的详细投资有多大,不过发电厂在整个系统里占据最大的份额是肯定的。”
“现在最大份额的那块投资可以随时长脚跑掉,香港电灯和中华电力必须慎重听取集团的声音,否则惹怒了集团倾力一击他们旗下的电厂可没长脚……。”简至康无比感叹的说道。
“香港政府关于电力行业的营业许可对于我们来说压根就不是问题,如果只送电香港本岛或是九龙地区,陆上输电线路的投资不会超过三亿美元,如果电厂上船建设过程中最难的环保、征地问题几乎没有,随之产生的成本也是零。”
李莉薇的声音里满是钦佩。
“土建工程这部分通常在电厂投资中所占的额度要超过百分之十,对于我们来说这块的投资也是零,当然,相比传统电厂我们需要额外支付一个超级油小的船体成本作为电厂长脚的代价。”
“大少这个计划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联合循环电站在国际上也是相当前沿的科技,应用前景不是很明朗,五年前美国才在陆地上兴建了全球第一个100兆瓦实验性商业电站,眼下所有的行业标准都在摸索之中。”
李莉薇自然不知道,自九十年代起,绿色环保运动渐渐深入人心,全球能源消耗比例中天然气的份额开始大幅攀升,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公众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