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本土公猪头顶绿(2/5)
这边的第一个嘉谷养猪场,已经被改建为嘉谷农牧的生猪育种扩繁基地。
齐政和李东亮就回到这边了解一下嘉谷农牧在生猪育种上的家底,以便制定新养猪基地的引种规模。
基地内,配种间。
明晃晃的灯光下,一头母猪安安静静的站在房间中间,一头公猪在旁边转悠——不是用来交~配,自然交~配效率太低了。
公猪的作用相当于“毛片”,仅仅是安抚——有它在身旁,发情的母猪会表现静立反应,刺激排卵。
在母猪身旁,全副武装的技术人员带着厚厚的口罩、厚厚的手套,拿着一袋猪,蹲在地上,神情严肃地为母猪进行人工授精。
齐政和李东亮隔着玻璃窗看着这常人难见的一幕。
大家以为现在的公母猪还都是通过自然交~配来进行繁殖的吗?想太多了。
公母猪自然交~配的效率相对太低了,1头公猪只能负责25~30头生产母猪。而相比之下,人工授精体系的1头公猪则可以对应300~500头母猪。
当然,也只有大型养殖场的公猪才能有这份以一当百的殊荣。
俗话说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但以后也没有累死的猪了,人工授精这一现代技术的出现,完成了让公猪躺着生猪崽子的愿望——从此公猪活着的意义只剩下死亡了。
李东亮淡淡地说道:“超10倍的公母猪比例减少了养殖场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公猪效率。在世界商品猪养殖场,人工授精已经成为主流。猪人工授精的比例几乎都在75以上,在丹麦更是达到9095。放眼世界,有性生活的猪已经不多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