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本土公猪头顶绿(3/5)
“在国内,现在这个比例还比较低。但在大型养猪场或育种基地,也已高出50。人工授精在成本、效率和品种控制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对于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猪企而言更是如此。”
齐政眨眨眼,问道:“使用的是本土公猪的还是国外运进来的?”
李东亮轻咳一声:“是国外运进来的冷冻猪,没办法,本土公猪的确实不如国外运进来的冷冻猪质量高。”
齐政闻言痛心疾首道:“唉,国内的公猪不争气啊,连最后一道尊严线——人工授精的资格都即将失守了。这顶帽子,都不是绿油油这么简单了,简直是绿得发光了。”
李东亮闻言笑喷。
齐政也摇头笑了起来。
实际上,说笑归说笑,即使是引进的猪种,在繁殖上也有各种各样外行根本无法想象的细节。
譬如说,丹系猪。
所谓“养猪技术哪家强,欧洲大陆找丹麦。”丹麦猪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的断奶仔猪头数),世界顶尖,奉行拿来主义的我国,引种了不少丹系猪,但总是喂不好。
主要原因就在于精细化管理水平差。
比如眼前的配种,母猪喜欢开灯“约~炮”,而且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公猪的刺激及光照的强度不够,都会导致发情整齐度不理想,发情不稳。
嘉谷农牧也是吃了不少亏,才将活产仔数和年产胎次这两个指标提上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