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一生无处安放的放翁(3/5)
后来,陆游也被朝廷起用过,却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被弹劾。
主和派称陆游太过狂放,于是陆游干脆就自号“放翁”。
1189年,南宋又换皇帝了,宋光宗赵惇登基。这时候陆游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期盼着新皇帝会有所作为,继续慷慨陈词,上书建议北伐。
结果又遭弹劾,理由干脆就是“喜论恢复”“不合时宜”。
不久后,陆游彻底被罢官。
此后的二十年间,陆游除了有一年回到临安主修孝宗、光宗的史料,就一直呆在越州山阴的老家。
在老家的日子里,蛰伏的陆游写过这么一首诗,似乎也可以总结他当时的状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不仅志向无处安放,生活也越来越落魄。陆游又喜欢喝酒,最后竟然沦落到“典衣赊酒”的地步。
陆游有一个比他小十五岁的好友至交——辛弃疾,他到了越州山阴,想资助陆游,修缮房屋,却被陆游拒绝了。
1194年,南宋发生了一件大事,韩侂胄等人联手逼迫宋光宗赵惇退位,拥立宋宁宗赵扩登基;韩侂胄由此执掌大权,后来官至太师。
这让陆游和辛弃疾重新燃起了希望。
因为韩侂胄是主战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