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一生无处安放的放翁(4/5)
韩侂胄后来也真的主导了“开禧北伐”。但是,北伐太过仓促,朝廷的内部也并不团结,北伐初期虽然小胜,但终究溃败。
这时候,陆游已经八十多岁,风烛残年。当韩侂胄的头颅被割下送到金朝求和的时候,陆游没有什么过激的表现,只是写了一首诗:
翟公冷落客散去,萧尹谴死人所怜。
输与桐君山下叟,一生散发醉江天。
······
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而入冬之后,更是卧床不起。
1210年1月26日,也就是农历1209年的腊月二十九,眼看就要过春节了,陆游却在病榻之上溘然长逝。
而这个出戟香炉,包括后来黄铜镶口,正是陆游卧病之后、去世之前,吩咐儿子去定制的!
陆游的儿子有好几个,吴夺没有听到到底是哪个儿子去办的这件事情。
但是,这个香炉,正是陆游让儿子乃至后代在“王师北定中原”后“家祭”之时用的!用来焚香“告诉”他一生魂牵之事。
为什么定制一个出戟香炉?戟,是兵器,这里头隐含着“出兵”的意思。
为什么要用黄铜镶口?一是黄铜谐音“皇同”,一个大宋皇帝而“九州同”。二是,瓷器脆弱,以黄铜镶口,能让这个“消息”传得更有声势。
这个越窑青瓷出戟香炉加黄铜镶口,在陆游去世之前就做好了。
陆游还曾亲自上手察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