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涯何处觅知音(求订阅,求推荐,求月票)(2/5)
虽然张静雯如今已经三十二岁了,但是从小就跟着张伟亮一起学习的她,在张伟亮的眼中,还是当初那个扎着马尾辫跟在自己后面的小丫头。
张伟亮不由得叹了口气,一眨眼的光景,这个小丫头,也出落成了一个大美人了,而且还是华夏最年轻的国家级笛子演奏家,这让张伟亮也是不由得老怀大慰。
这个时候,电脑里的笛声变得明快了起来,张伟亮也是收拾心思,因为这一段是整首音乐的高潮部分,由于这首音乐就是根据“黛玉葬花”改编而来了,所以全都是以悲情为主。
而这一段的明快的节奏,有很多演员在演奏的时候,让人听起来好像很欢快的感觉,其实这是错误的,这一段其实是在表明林黛玉的抗争,情绪是比较激动的,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对冷酷现实的控诉,情绪非常的高昂,是属于“林黛玉的咏叹调”,是这首曲子最美的地方。
不过很多的笛子演奏者在演奏这一段的时候,很容易就表现错误,让整首曲子在这里变味了,一首悲情的曲子在这里竟然显出了欢快的节奏,这让张伟亮也是非常的不满。
随着曲子越发的明快,越来越快,张伟亮的眼睛也是越来越亮。
因为这首曲子自己创作出来是笛子独奏曲,但是在表演的时候,因为这是根据苏州评弹改编而来的,所以里面加入了琵琶来烘托气氛,而且在演出的时候,还加入了其他的一些民乐,成为了一首协奏曲。
而当裴琰之这一次单纯的用笛子来演绎的时候,没有了琵琶,没有了其他民乐的衬托,竟然让张伟亮感觉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初自己创作这首笛子独奏曲的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自己这么多年,演奏这首曲子也不下千次了,融会贯通,信手拈来,都不足以说明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熟悉程度,这首曲子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些年以来,自己竟然在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找不到过去那种心境了,虽然还是很完美,但是自己知道,好像这首曲子里差点什么东西,不过张伟亮一直都没有发现到底是少了什么。
他不断的在钻研着,而且还让自己的徒弟演奏给自己听,希望能从别人的演奏中听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徒弟们的演奏则是让他更加的拿不准了,毕竟徒弟们的水平跟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演奏出来的曲子也是参差不齐,让他更加的恼火了!
而今天,就在裴琰之的直播间,张伟亮终于知道自己差的那一点东西是什么了,就是初心,就是在创作这首音乐时候的初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