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屯田(4/5)
他主张不能只按租牛的头数去课征,而是应根据官牛私牛订出不同的征收标准。田客租用官牛,便须多付一份谷物作牛租,统治者也就多增一部分的收入。
其次,多数主张‘定额制’和大收不增租、水旱除的原则。枣祗又加反对,建议采用‘分成制’;他认为大收不增水旱除,肯定会削减政府收入的租制。
所以提议,重新分配赋税方式,集中人力物力,利用好从黄巾手里获得的农具,实行汉代兵屯制,征收百分之五十,外加牛租十分之一。
这种赋税的分配方式,完全就是将百姓集中起来,当农奴来养了。
薛议皱了皱眉头,突然,又想起了前世听说过的“屯田制”,很是纠结,“所谓的屯田制就是这样剥削百姓的吗?”
枣祗的提议引来一片哗然,唯有夏侯惇部将韩浩等寥寥几人表示支持,“流民多矣,以枣祗之议,尚可活之。”
流亡的百姓,能活着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奢求更多?
曹操也是皱起了眉头。
军师侯声则是大声反对:“科取官牛,为官田计。如祗议,于官便,于客不便。”
这对于百姓是一种严重的剥削,对于现在正在养名的曹操而言,剥削百姓,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于是,曹操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枣祗犹不放弃,极力劝说曹操在当前的形式下实行屯田,而侯声等人极力反对,双方激烈的争论。
曹操偏过头去看了一言左手边的荀彧,只见荀彧也皱着眉头,望着争吵的两方,见曹操望了过来,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曹操瞬间领会了荀彧的意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