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大义之争(2/5)
屁股决定脑袋,孔昆的暗中支持者是文臣,那么,孔昆一定会站在文臣,也就是所谓全天下读书人的立场上讲话。
文臣们总以为李中易离开了他们,将来就无法治理天下。殊不知,李中易的军政学堂里,已经有四批政治军官学成毕业。
对于文臣们的不断试探,李中易自然心知肚明。只不过,在夺取天下之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一统一战线策略绝对不能丢。
刘金山被孔昆吵得脑仁疼,偏偏李中易只是喝茶,绝不插话,他哪怕心里再不痛快,也只得被动应战。
文人耍起嘴皮子来,那是他们的绝对强项,李中易冷眼旁观,孔昆从先秦一直纵论到本朝,其间连口茶都没喝过,可谓是滔滔不绝,雄辩无伦。
反观,以事务型见长的刘金山,嘴上功夫比孔昆就差出去至少三条街。
李中易明知道刘金山窘了,却丝毫也没有帮他说话的意思,区区一个孔昆都应付不了,将来何以立足于庙堂之上?
事务型的人才,往往精于干实事,而拙于口才。通俗的说,刘金山的特点就是,办事效率极高,理政的经验也十分丰富,美中不足的是,辩论的急智稍有逊色。
李中易坐视刘金山和孔昆打擂台,用心也是良苦,想磨练磨练刘金山的辩才。
尽管李家军的实力异常强悍,东征高丽,西讨党项,北伐契丹,至今都没打过败仗。但是,由于李中易浑身上下充满了铜臭气息,愿意追随他的文官,可谓是少之又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