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天助我也(2/5)
这且罢了,就连原本属于三司衙门的甲案、胄案,乃至于弓弩院等核心军器部门,也都被李中易大笔一挥,整个的被划归军器监管辖了。
国防手工业,归于军器监这一个衙门管辖,就目前而言,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眼下的大周,无论是炼钢、炼铁,还是打制刀枪甲胄,全都要靠工匠们的双手去完成,属于纯粹的手工作坊式的国防工业。
李中易一直盘算着,使用水力锻机、水力鼓风机,以及焦炭炼钢,不过,那还需要时间,远水救不了近火。
集中力量确实可以办大事,不过,那需要方法对路子,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如今的大周国防手工业之中,最大的难点,其实是采用煤炭为燃料,炼出来的铁,因为杂质太多,非常之脆,很难直接用兵器。
李中易以前对于炼钢没有任何研究,他只知道,用煤炭炼钢肯定是错误的路径,用焦炭炼钢才是光明大道。
问题是,怎样将煤炭变成焦炭,这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反复的实验了。
比较幸运的是,军器监的好几位老工匠,都比较擅长反复锻打“百炼钢”的方法。具体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在锻打炒揉生铁的过程中,不断的加木碳进去。
按照李中易的理解,这其实就是渗碳炼钢的一种特殊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钢料的硬度,而不至于太过薄脆。
攀登科技树,肯定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必须耐得住性子,忍受住寂寞。
尤其是最基础的材料科技,冶金核心配方的取得,没有几千几万次的反复摸索,根本不可能搞得出来。
以前,不管是军器监的工匠,还是三司工弩院里的工役,其实际社会地位、收入和政治待遇,实质上,和奴隶没有太大的区别。
攀登科技树最重要的科技人员,大周的所有工匠们,个个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累死累死活的忙碌于工场,却是只能勉强糊口的贱籍
李中易很想大大的优待工匠们,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巨大障碍,不是某一个官僚,而是垄断作官资格的整个读书人和官僚集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