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天助我也(3/5)
抬高工匠们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准,乃是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整个官僚集团的阻碍之下,改革分配机制的难度,可想而知的令人生畏。
说白了,在改革中,总有既得利益集团,会丧失他们的特权利益。李中易要想的改革,正是挖了读书人的根,即彻底否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作官)高的官本位垄断逻辑!
那天,李中易登位大典上的闹剧,其实是整个文臣集团对李中易的试探性进攻。
别看露脸的都是书呆子,然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黑手,也跟着逐渐曝光于左子光和李延清的秘密报告之中。
内幕绝对惊人,在开封城里有名有姓的大官僚、大门阀之家,或多或少的都卷了进去。
即使不想正面和李中易对杠,免得吃大亏的大门阀、大世家,也大多采取默许或是纵容的立场。
默许或是纵容,其实就是无声的反抗李中易的新政。他们也许没有直接参与闹剧,却在暗中推波助澜,并计划在将来收割红利。
沉默不语的永远是大多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
这就意味着,李中易的新政权,根基远未稳固,被剥夺了特殊利益的阶层,绝对不可能就这么的善罢甘休。
总一天,敌对的双方,迟早会来一次彻底的总爆发。到那个时候,鹿死谁手,就看天意了!
李中易一大早就去了军器监,李虎监督着炮匠们,用泥模新铸了三十门6磅青铜火炮,以及十门9磅炮。
因青铜火炮的事宜,攸关国本和国运,李中易顾不上吃早膳,就匆匆的出了门。
可是,他刚出门不久,李中昊就在王大虎的陪同下,乘马车赶到了执政王府。
门上派人通禀进去之后,李达和顿时喜出望外,马上放下筷子,就想出门去接他盼望已久的二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