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少年讲武堂(4/5)
当然了,在和平时期,文臣和武将集团的斗争,往往以文臣集团的获胜而告终。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明朝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在土木堡之变的过程中,文臣集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推波助澜,起到的很可能是极其负面的作用。
李中易已经考虑好了,少年讲武堂将在每州设立一座,课程的安排是上午学文化,下午搞军事训练。
之所以这么安排,李中易其实考虑的很深远。文武兼修的少年学员们,在学成毕业之后,除了进入军队当见习官的出路之外,还可以进入军政学堂进行深造。
和讲武堂的纯粹军事训练不同,军政学堂培养的主要是军政双优的人才,以政为主。
嫡系人才的培养,也就是所谓的天子门生,一直是李中易掌握大政的基础。
回到郑州之后,李中易就一直待在兵马总管府内,一边处理手头的军政事务,一边密切的注视着开封那边的局势变化。
根据几个情报来源递过来的消息,随着孔昆的被贬,打算闹事的文臣集团,明显出现了重大的分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