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通胀年代(3/5)
两大集团从上到下每天议论的都是今天抢了啥,明天该买啥的。
两大集团的员工们工资都比较高。
物价再涨对他们生活质量也不会造成太大改变。
最重要的改变是手里的钱不值钱了。
1988年的一年期银行储蓄利率是7点几。
可1988年的通胀率高达百分之十八左右。
也就等于你100块钱在银行放着,一年后就变成90元了。
这会儿的人经历太多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放屁拿手抓的事儿,不像80后、70后那么淡定,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掀起阵阵躁动。
要拿个人来说,这其实算是一种创伤后遗症。
童建国身为过来人当然心理健康,而且知道世界总会越来越好,最不济也是螺旋式上升。
别说普通工人了,刘清涛、高岩他们这些老同学也有点慌。
人呐,就是这样,越有钱,越无法忍受钱财的损失。
身为预言家、能看透未来若干年发展方向的先知,童建国不得不给大家来点定心丸。
五一前,童建义、刘清涛分别把两大集团p12、n5以上级别的职工召集起来,给他们开会。
就在红星集团大会议室里,满满登登一屋子的人,起码有七八十号。
眼下,两大集团已经进入“圣阶多如狗,至尊遍地走”的阶段。
两大集团的员工们按照职务以及贡献大小分为不同等级。
技术人员等级从p1到p15,管理人员等级从n1到n9。
这些人的年收入少则七八千元,多则十万八万。
穷老百姓都不慌,你们慌的什么劲?
大家刚一坐下,童建国就劈头盖脸问道:“谁家没有彩色电视举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