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农业工业化的小试验(4/5)
这时候长安多多少少恢复了往日几分热闹,所以街道上也开始出现泼皮什么的。
一般上,这些泼皮是没人管的。
但李适来了后,便带着自己的亲民营深入到人民群众中。
只要接到人民举报,马上便把这些泼皮逮住,然后就拉过去修桥铺路。
他们累死累活干了七八天时间,发现李适不但管饭,离开时还送了几张白条。
这白条在指定的地点能够吃上馒头和糕点,他们顿时发现这被抓了好像还是好事。
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要秋收还没过去,那整个长安也都还笼罩在缺粮中。
只不过长安百姓比较起西凉其他地方的百姓来说手中多少有几分余粮。
这时候,这些工头好像无意间透露,如果他能找到人来干活的话,好处大大的有。
所谓泼皮也许才能没多少,但狐朋狗友多少有几个,卖朋友赚钱……不对,是帮助朋友改过自新来自赚钱,那绝对是心安理得。
顿时整个长安的无业人士人人自危。
随着馒头,绿豆糕什么的粮食长夜进入长安,百姓们也很是会算计的。
当他们发现官府招工发馒头,发绿豆糕,甚至有时候还发鸭肉。
顿时对报名官府的招工就变得相当有兴趣了。
毕竟能够在外面多吃一顿,那自己手里的存粮就少消耗一点。
在这些细小事情的算计上,平民们都相当精明。
甚至有人还开始盯着那些流里流气的泼皮们,只要发现谁没劳动,整天惹是生非的,马上便去找人打小报告,然后换到白条能吃上好几顿的。
很快这泼皮便被抓过去强制进行劳动了,反正是军队化管理,保证制服得妥妥帖帖。
当然,李适这样的行为自然会大量增加官府工作量,甚至有几分不仁道。
但法衍喜欢啊,就是要用重法规划百姓的行动。
跟儒家那种追求什么事情都靠道德解决不同,作为法家恨不得把百姓们的吃喝拉撒睡全部严格的制定标准,让人们像是机器一样按部就班的运转。
虽然这样的行为让法衍挺繁忙的,但法衍感觉自己有奔头啊。
总之,在李适的规划下,法衍感觉自己虽然不是太守,但也几乎行使着太守的权利。
而李适看着法衍整个人都在燃烧的样子,便打造了二十四小时不熄火的小厨房。
就是为了让法衍能享受到九九循环的福报,工作一周居然要休息一天?不存在的。
只是自己享受的更多就是了。
李适看着法衍努力的样子忍不住摸摸下巴,不记得三国汉末有这么牛叉的人物啊。
自己做出的规划肯定是领先这个时代的,但法衍拿到手后,能够很快寻找到相关法律,为自己的规划做理论依据,接着又改了改,使之变得更适合这个时代。
李适看到了法衍的操作,那是佩服的惊为天人,反正自己是很难做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