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农业工业化的小试验(5/5)
法衍并不是那种,见到上官制作出来的东西,便拍马屁一路说好,然后什么都不管不顾推行下去的家伙。
当然这也许也跟他是扶风人有关,怕家乡人戳脊梁骨。
但他拿着李适的规划能很快因地制宜的找到法律依据,找不到依据的也能依照法律改进,使之更适合长安环境。
李适自然能感受到这家伙的实力。
大概就是在同样环境的教育环境下,法衍出来至少也是市级检察院纪检一类的人物,而自己出来只是搬砖的喽啰,双方差距也就只这么大吧。
而法衍也没想到李适会这么好说话,见到自己动他的计划也不生气。
原本法衍以为动了李适的计划,那少年成名的李适肯定会傲慢,甚至顽固的推行下去。
法衍甚至做好了跟李适继续顶撞下去的觉悟了。
为什么长安那么多官吏,最终只有法衍要下去核审核核查,便因为法衍这顽固而略带刚正的性格,让大家都不喜欢带他玩。
但法衍却没想到,李适虽然少年成名,但却如此的虚心求教,基本上只要自己据理力争喷李适口水,李适都能接受下来,甚至会依据自己的意见进行更改。
这就让法衍对李适这个上级更加佩服了,毕竟能做到这般虚心的上位者是真不多。
而李适自己知道自己情况,因为学过思想政治课程,很多问题自己看的明白,也知道根治办法,但想出来的办法往往是不符合这个时代关系的。
作为时光长河下游的李适在大局方面肯定是强的,但在动手能力上就差太多了。
这点李适自己也是知道的。
所以李适培养出屯田营,培养出工匠营,就是因为自己动手能力不行,就想办法培养有动手能力的人,让他们来执行下去就好了,自己只做上层规划。
但李适没遇到过自己手下有能人,也就是能在内政上独当一面的能人。
就好像是李文优,贾文和这种,基本上遇到事情能自己独立处理,处理的妥妥当当,然后秦雄只要说依照文忧所言,依照文和所言,差不多点头就能过,自己脑袋完全放空就好。
现在手下突然有了这个能干的家伙,李适自然心花怒放,往死里用他。
当然,李适因为是做规划的,加上手下有能人,那自己自然就省心省力多了,便开始腾出手来,开始自己下一步的军队改革计划。
因为李适成为长安太守,而骁骑营、屯田营和亲民营以天水人为主,自然会有人离开。
骁骑营走得最少,亲民营走得最多,李适倒也都大方放行了。
所以李适便要重新在长安中招募人手,这些事情都需要李适亲自去执行。
同时,虽然自己已经相当注意年龄了,但军队里还是有人到了三十二岁以上的。
这年龄,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是壮年,但对这时代的人来说孩子已经能从军了。
所以,李适打算剔除掉一部分老兵,维持部队年轻化。<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