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海警处(2/5)
北方工业及国防布局在蒋百里的统筹下,孙烈臣、郭松龄的督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渐渐地,一个多年来顾不及的任务进入了脑中,这就是建设真正的海军。
自张汉卿远征蒙古以后,他就没能顾得上成立海军这件事。
本来在与蒋百里等人的战略计划中,中国以偏弱的经济、工业实力是不能陆权、海权共抓的。在国家还未统一、军力孱弱时,主攻陆军的发展是可行也是必须的,但是随着人民军的壮大,保护内河、沿江、沿海的任务日益突出。
以长江为例,如此广阔的流域单靠陆军既劳师动众,也使得兵力分散、使集中成为不可能。而且将来对日本关东州的动作以及守卫京畿,没有海军、哪怕即使是浅水海军是无法想象的。
海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过程,也是体现海军重要性的佐证。想一下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强国,正是靠军舰,一次又一次打开中国封锁的大门;正是日本,靠两次海上大捷,奠定了东亚强国的地位。中国要想守住辽阔的海疆,海军的发展应未雨绸缪。
当然张汉卿还没自大到准备发展强大的海军对抗强大的日本甚至是美国。在他看来,没有二、三十年的努力追赶,中国是不可能在海上称雄于日本的,更别说老牌的海军强国英国、美国了,哪怕仅仅是在东海。
但是建立一支近海海军,在强大的空中力量的保护下遂行保卫海岸线的任务是非常可行的。
此外,一支存在的舰队,也是让敌方不得不正视的棋子。正如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总结道,一支未知的舰队,“只要存在,即使是弱小的,对于敌方各种或多或少的公开利益来说,也是一个永恒的威胁。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到打击,而不得不限制自己的行动,直到这支舰队被摧毁或者制服为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