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839章 昭和不和(3/5)

目录

永田家本来世代业医,他的父亲在家乡诹访郡做一个小医院的院长,养育九个子女,食指繁多,生活艰苦,中年积劳病故,临终,对他说:“铁山!你一定要做个优秀的军人……”。

当时的明治政|府,厉行中|央集权,锐谋富国强兵,人民税负奇重,普遍生活穷困,农村里聪明上进的子弟,到了中学程度,读文学校膏火不继,只得向既免学费又有出路的军事学校去谋发展。加上正当甲午战争之后,“征取满蒙、雄飞大陆”的口号,对于憧憬着将来的少年们,有很大的诱惑力。

在父亲遗命和时代潮流双重驱策之下,永田铁山于十四岁考进了陆军“东京地方幼年学校”,经“中|央幼年学校”到“士官学校”,受到三个阶段为时六年多的军官养成教育,先后以中|央幼校第二名、士官学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四年之后,更考进陆军大学受深造教育三年,又以第二名毕业。

按照日本陆军惯例,陆大毕业的优秀份子,都会陆续调到陆军省(军部)、参谋本部(军令)、教育总监部(军训)所谓“中|央三官衙”担任幕僚工作,或在陆大作教官,然后再按各人在学生时代攻读外国语文的专长,先后派到各国去研究进修并担任情报调查工作两年。

这些在中|央服务的优秀份子,被称为“省部幕僚”,大致都会一帆风顺地往上爬,升到将军,并不困难。

至于考不上陆大的人,如果也没有其它特长,那就只有一直待在部队里,夏天汗流浃背、冬天坚冰凝髭、劳苦不停地训练士兵,这种军官,被称为“队附将校”,他们的升迁非常困难,都在大尉到中佐的历程中纷纷退役。

陆大毕业后的永田铁山,立即被分发到教育总监部,不久,他就崭露头角,主稿制定“军队教育令”。

当时的教总本部长(和陆军次官、参谋次长地位相等)本乡房太郎中将,看到这位初出茅庐的永田中尉,竟然能够担当起笼罩全军教育的划时代的大方案,大感惊异,赞赏不置。一九一三年,永田晋升大尉,自此十年之间,先后三度被派驻欧洲,为时六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