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张汉卿的心思(2/5)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就是朝鲜半岛在日韩并合后,于1919年在中国上海成立的一个流亡政|府,机关设在法租界马浪路(今马当路)普庆里4号,对外称作“高丽侨民事务所”。在第一次临时政|府代表会议上,通过了(临时宪法),并选举李承晚为临时政|府总统。
对于民族精神异常浓烈的韩国人民而言,该临时政|府仿佛他们“民族独立运动的圣殿”,毕竟它见证了流亡海外前辈抗争不懈的血泪史。
不过中华民国政|府没有承认它,世界也罕有国家给予过关注,毕竟,和日本这个大国的关系比较起来,一个无根无势的所谓流亡政|府的影响是极小的。
在朝鲜战争打响的时候,李总统就非常兴奋地向他的追随者们宣告:“朝鲜解放,指日可待。”长期生活在中国的李承晚,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崛起,也深信以人民党和人民军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把日本人赶出朝鲜半岛的。
所以他在各个场合为朝鲜人民军摇旗呐喊,就为了能在战后借中国的势,不费吹灰之力完成复国的大业,所谓借力打力、借鸡生蛋。
可是,张汉卿会这么轻易让他不劳而获?数万将士的鲜血、十数亿元的军事开支,会随随便便把江山交给他?找也要找个能够听中国话的,或者干脆达成他内心一直想做的事:吞并朝鲜。
朝鲜历来是中国的附属国,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立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以后,朝鲜半岛北部大同江流域一直是中国设立的郡县的统治区。自唐以来,中国即为朝鲜的宗主国,在法理、人心上都没有障碍。不过那时候,朝鲜人还都是在现在的朝鲜生活。
到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清朝对东北实施封禁政策。鸭绿江、图们江中朝边境地带尤为封禁重点,对两国之民私自越江处以死刑。
封禁政策使东北尤其是中朝边境地区土地长期荒芜,未能及时开垦,未能大量驻兵和广设行政机构。同治十年(1871年),清朝始废止东北的封禁政策,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但在中朝边境地带仍严禁朝鲜边民越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