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955章 张汉卿的心思(3/5)

目录

但朝鲜北境在公元1860年~1870年间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朝鲜民众尤其是鸭绿江、图们江沿岸的平安道、黄海道的民众,为了谋生,冒禁非法渡鸭绿江、图们江越境,到对岸中国辽宁、吉林省垦荒居住,人数越来越众,开垦土地越来越多。

清光绪八年(1882年)2月,朝廷决定对非法越江来中国恳种的朝鲜流民。准其领照纳租,加入中国国籍。同年8月,朝鲜国王写信给清廷,请求允其“刷还”本国非法在中国境内垦居的民众。清廷允准宽限于一年之内刷还。

但1883年7月,朝鲜政|府不但不刷还在中国境内非法越境的朝鲜边民,反而提出土门、豆满为两江的主张。

朝鲜认为中国延边地区的海兰江为土门江。主张“土们江”(实为中国海兰江)以南皆为朝鲜领土,即图们江北、“土门江”(实为中国海兰江)南的中国延边地区为朝鲜领土。这一主张,不仅使原来非法在这地区且居的朝鲜流民不被驱逐,更促使无数朝鲜民众非法来这一地区垦居。

1873年,日本在清朝孱弱的当口与朝鲜订立《日朝修好条规》(《江华条约》),该条约开宗明义指出:“朝鲜国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国平等之权”,这成为朝鲜脱离中国藩属的开端。大清国不敢理直气壮地行使宗主国的威权,其严峻后果不久就体现出来。

1879年,日本强行吞并了琉球国,大清国颜面扫地,朝鲜更是表现出了离心的倾向。

琉球事件对中国的朝贡和藩属体系,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明确提出“琉球既灭,行及朝鲜”,李鸿章亦担心:“若隐忍缄默,彼且疑我怯弱,或将由琉球而及朝鲜,不如早遏其萌,使无觊觎”。

若真能如此,则中国幸甚,朝鲜人们幸甚,可是昏庸的清政|府不敢如此做。

在日本的鼓动下,朝鲜成立了一支新型军队“别技军”,由日本军官出任教官,其待遇远远高于旧式军队。1882年,旧军因长时间没有领到粮饷,发生哗变,并与新军发生冲突,攻打日本公使馆,拥立归隐多年的大院君重新摄政,史称壬午兵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三花两世 引领古代丑女风 每天超神三分钟 大唐新豪门 我有一个超级农场 联盟之我是大腿 高人竟在我身边 青晨之曦 神豪:从不喝洗脚水开始 明明是喜剧人却成为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