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第二十一节 中西古今合璧的双桅帆船(二)(2/5)

目录

帆装上,造船小组经过考虑决定暂时先使用中国式的硬帆――硬帆对穿越者的能力来说是相当适宜的,毕竟穿越者本身并不掌握制造软帆的技术。缝制船帆是一种专门的技术,不但有专门的工具,还需要巨大的场地,当时不要说整个中国无人会这种技术,就算是澳门也未必有帆匠,船帆的帆布计委的仓库里没有库存,必须依赖进口,澳门有没有这么多可供进口的帆布还是未知数。

相比之下,中国式的硬帆的制造和材料要求就低得多,硬帆是平板一块,软帆三角帆是复杂曲面,需要专业工匠的缝制。软帆的材料必须是特制的帆布,硬帆由于有支撑骨,对材料要求不高,一般的布甚至草席、苇帘之类的东西也能代用,即使少许破损还能继续使用,临时修补也很方便。

硬帆首先是它的受风效率高,硬帆犹如飞机的机翼,可利用八面来风。当风以极小的冲角向帆吹来时,在帆面上产生升力,升力垂直于风的方向。当船有侧向风吹袭时,升力大致与船的行驶方向相近似,具有很高的效率。即使遇到斜逆风,船舶可走“之”字形的航迹,仍可行驶。即所谓可利用“八面来风”。风帆的一侧系有缭绳。水手可根据风的变化,随时调节风帆的角度。就凭可迅速升降帆和侧风也可走之字形路线看来就便利很多,代价是比软帆航速要慢。

其次硬帆的升降操作方便,由于没有复杂的帆缆索系统,一般人几乎不需要任何的专门训练就能执行收放船帆的工作,它的收帆速度极快,危及关头甚至只要砍断主索就能哗哗地几秒就搞定。升帆速度较慢而且费力些――帆中有肋骨,重量较大,但是也不需要什么特殊技巧。硬帆在航行中不需要经常调节,节约操作人手。

虽然从长远来看,软帆帆装是帆船发展的趋势。大型风帆船、快帆船都使用这一系统,但是零号船的使命最多也就南下菲律宾,北上日本列岛,基本就在沿海地区转转。中国式硬帆是很适合大陆沿海地区海况复杂,风向多变的环境。

“暂时先用硬帆顶替一下,有了船帆制造能力再换就是。”文德嗣其实也不大喜欢用硬帆但是条件提醒他还是现实些比较好――除去工业上的问题,软帆帆装对水手的技能要求高得多,不比硬帆船那么简单便捷。零号船毕竟是要马上就投入使用的船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走了8840km的路程来爱你 招摇传 卡神世界 快穿女配今天你拆CP了吗 这道题选B 喜欢你的八年 骆驼的眼泪 浪花与姥姥的漂亮房子 从农夫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清穿之想当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