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佛门三不净(3/5)
而教徒方面,更是一言难尽。
南朝许多皇帝都信佛,道教因此受朝廷打压而显得衰落,天师道内部也陷入严重混乱,使得一些奸恶之徒得以担任祭酒、教首,任意鱼肉教众。
更有甚者,还“自署治箓符契、攻错经法、浊乱清真”,导致“奸怨非法、诈惑万端”;还有故意曲解天师道之“房中术”者,以致“淫风大行、损辱道教”。
最严重的是这些奸恶之徒屡屡利用道教组织,鼓动教徒发动起义,历代不绝,这使得道教被中央朝廷和地方势力所厌恶,将其视为祸乱的根源。
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实,哪怕宁道古谈玄论道时再能言善辩,此时也难免有些期期艾艾:“陛下,这个……”
“……自陆真君之后,已经好得多了。”
宁道古口中的“陆真君”,便是上清派宗师,南朝宋时的吴兴人陆修静。
陆修静早年出家于庐山构筑太虚观修行,因其见道教组织混乱,科律废驰,于是对道教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吸收释、儒两家的仪式,以“劝善戒恶”为宗旨建立了九斋十二法斋醮仪范,并健全道官制度,约束教众。
经过他的改革,道教的教规戒律、斋醮仪范基本形成,各种规章制度也基本完善。
但这对韩端来说,还远远不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