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1/5)
至于事情的本身。朝中大臣现在能认可李佑那些观点的人数绝对不会超过一手之数。
更多的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只会认可权万纪那种观点,因为从古至今,乃至以后的普遍认知。
那便是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不能上学堂。当然了,这个时期的平民家里的孩子都是没资格上学堂的。
其实吧,这本身就有很大不妥之处。要知道那些大家闺秀,哪一个不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女红刺绣样样精通的。
这主要是因为,上层家庭,家中都有自己的私塾,专供家族中的晚辈进修学业。都是自己家族的兄弟姐妹,一般还是在自己家里。这些女孩自然不会被落下。
上层家族的女儿都只能在自己家里上学,他们也有能力。而外面的那些学堂,真的不会有一个女孩去上学。
第一点就是学校明令禁止,不收女学员。其二外面的学堂所收的学生多是来自平民之家的。
不要说这个时代了。李佑还记得二十一世纪都还有这样的新闻。在那偏远地区,有些家里有儿有女。家里的条件供不起两人上学。那么放弃学业的必然是哪位女孩。
还有一些家里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女儿上学。却觉得女儿早晚嫁人,学习那么多干什么?所以让女儿放弃学业。
当然了,不仅仅是女儿,在那些愚昧无知的村民眼中,如何学习还不如多种两亩地来的实在。即便家里有男孩在学校读书。觉得自己儿子的成绩不好,那就干脆别读了,读下去也没啥用,还不如回去种红薯。
在那发达的后世,都还有这种现象。在古代这种现象只会更多。
女生不进学堂,除了学堂明令禁止之外,家庭或者是整个社会的认知都是有着很大原因的。
权万纪来到楚王府,直接看开口斥责这里作为学堂,居然是男女一起的。然后双方发生冲突。可换成另外一位文人,恐怕也差不多吧。他们也不能接受这样一个学院。
话归正传。如果是那群学生和权万纪的矛盾,那李世民只能站在权万纪这边,不然就会引得其他大臣的心寒和不满。
可现在李佑抗下所有,现在就是以李佑的身份来对付权万纪。这样一来就不一样了。李佑的地位自然本身就比权万纪要高出一些的。
现在是李佑对权万纪。李世民也自然可以不偏帮任何一方了。
李世民问道:“你教的?你告诉我,你到底教了些什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