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不过手,不离眼(4/5)
手上这件太白尊为侈口小巧,外翻如唇,口部留白呈灯草边,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腹上暗刻三组团螭龙纹,纹饰纤细,线条流畅,蟠螭神态各异,底部浅圈,修足圆润,外壁施吹红釉,呈深浅不同之豇豆色,胎质润白坚致,釉面紧致明亮、釉色柔美,红绿相间,有深浅不同之斑点散落其间,其釉色,局部窑变成斑点状,颜色娇娆的绿釉,呈现出桃花春浪般的奇趣,正如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
“没想到还是一件窑变釉。”
陈松有些激动地翻看起底部,只见底施白釉书青花年号款,为“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不错,真不错!”
陈松再次确认一番后,才恋恋不舍地将手上的太白尊放回桌面。
王会长问道:“感觉如何?”
陈松赞道:“釉色红艳浓重,与绿色相映成辉,整体制作精美,幽雅娇嫩,色泽艳丽,釉质莹润,观之令人犹觉淡恬文静,赏心悦目,不忍释手,为康熙朝文房用器之佳作。”
“好眼力!”
王会长由衷地对陈松竖起了大拇指,问道:“可看出出处?”
陈松笑道:“御窑,康熙晚期所制的宫廷用品。”
王会长一脸骇然地看着陈松,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件太白尊给过不知道多少人看过,最后才得出属于御窑的结论,没想到陈松能说得如此准确!
古代瓷器的烧制,分为御窑、官窑和民窑三种。
御窑指专门为皇家烧制瓷器的窑,御瓷在器型、纹饰上均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等级森严。
它是官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仅在明朝、清朝中有存在,并设立在景德镇,专门用来生产御用瓷器的,御窑所出的一切物品,都归皇族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挪用,御窑的成果代表当时瓷器业的最高水平。
就因如此,御窑所产的瓷器非常具有独特性,而且瓷器的样式,绝对不能任由匠师们天马行空,一切样式,都要严格按照宫廷内所批示的样式来生产,因为大内的考核是非常严格,有任何瑕疵,皆全数销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