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民主政体的尝试(4/5)
尽管同学们大家经济上同舟共济,学校仍是入不敷出。教员欠薪或拿不到全薪,干事处常常受到各种捐税部的责难和警告。前边说过,主要干事朱经(后改名朱经农因经费困难忧愁过度,曾经神经错乱地跳到一条小河里,幸遇人救起,不曾丧命。
学校虽然派出了阵容强大的募捐团四出活动,毕竟短期内没有相当乐观的效果。也就在这个时候,老公学又发出了调停合并的信息。“中国新公学”的招牌,一天不去,“中国公学”便一天不得安稳发展,更怕新公学的募捐成功,对立局面便更会旷日持久地僵持下去。
老公学提出相当宽厚的调停条件,期望将新公学归并回来:
一、凡新公学的学生愿意回去的,都可以回去;
ニ、新公学的功课成绩全部承认;
三、新公学所有亏的债务,一律由老公学担负清偿。
靠一班少年学生的热情和精力办学,究竟不能持久,新公学方面不能不认真考虑这个调停条件。所以到了1909年旧历十月,新公学正式接受了调停条件,决议解散,愿回老公学者,自动回去。
大部分学生回去了,但仍有多人不回去。胡适就是死硬派中的一员。
中国公学的这一次风潮,在少年胡适的脑海里,之所以留下有磨不去的印象,以至于他在后来的年代里又多次反复地谈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对民主政体的首次训练或考验,自己掌握自己命运,自己管理自己的信念的认真实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