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对生命的探索和对自己的真实(2/5)
知道有改选项的机会,魏朝雨心里还是有过波澜,到底要不要改高?
想想,还是算了。
如果因为做真实的自己就被淘汰了,说明她并不是公司想要的人,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薛老师说:“好,既然这是大家确认之后的结果,请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她在叶芊芊的55分旁边写了个“计10分”,魏朝雨的65分旁边写了个“计5分”,70多分的人旁边写的是“计2分”,80多分的人旁边写的是“计0分”,90多分的人旁边写的是“扣10分”。
新人们都骚动了起来,不懂这个计分是什么逻辑。
薛老师解释道:“刚才你们做的是心理测试题,每一道题都有四个不同的选项,这四个选项具有不同的指向性。
分数最高的a选项是绝对的利己主义者,分数略低的b、c选项是双赢或是利他主义者,分数最低的d选项是逃避主义者。
很明显,在座没有逃避主义者,不过利己主义者倒是出乎意料的多。”
大家这时候才反应过来,是这么个计分逻辑,忙申诉道:“我是以拿高分为目的做的选择,并不是真的利己主义者!”
有几人附和道:“对啊,我以为考试就是要拿高分的,就选了分值最高的选项。”
薛老师作为行政人事老师,日常就是负责招聘和培训工作的,对于“只看一个人的简历,完全想不到他是这样的人”这句话,她深有感触。
简历只能说明这个人过去的学习能力、自我认知和过去的经历,其真实性情、思想和内心,就完全无法知晓了。
为什么要把心理测试作为培训的一个环节呢?
因为能力越大的人,破坏力也越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