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将之度田疑案

第二章 高下在心(3/5)

目录

窦融道:“窦融到河西时短,势力孤弱,终究仰仗国家当其前,臣促其后,方有今日的良势,呈献陛下。但臣窦融年已五十有三。有子年十五,质性顽钝,臣愿归居于田下,朝夕教导以经艺,望陛下恩准!”

“此事卿曾奏书提及,朕已知晓。今日相见,宜论它事,就不要再重复再三了!”光武声音提高了许多。接着他手一招,转身率众臣回到殿内,落座后,又道“梁统,朕素闻你行事果断精准,且深修法律,如今四海新平,法令废弛。朕望卿能明察善识,考量得失,定不易之典,施无穷之法啊!”

梁统躬身回道:“臣听说立君之道,仁义为主,仁者爱人,义者政理,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臣愿竭尽所能,助阙廷除残去乱,令有司修职,务遵法度!”

“好啊!”光武赞道。

接着目光远投,问道:“二位卿家身后的两位少年是何人?”

众人顺着光武所指看去,窦融和梁统身后果然各站有一个年轻人,俱都朝气蓬勃,英姿飒爽。一个浓眉大眼,虎背熊腰,威武健壮;另一个则眉清目秀,齿红唇白,潇洒儒雅。

窦融连忙答道:“臣身后者乃兄窦友之子,窦固,自幼好览书传,喜兵法,曾随臣多次击退羌戎、匈奴进犯;他旁边那位则是梁统之子,梁松,从小博通经书,明习故事!”

“一表人才,气质不凡!将来必是国家栋梁,朕实在爱之!二人年龄孰大孰小?”光武问道。

窦融回道:“梁松年有十九,窦固年幼一岁!”

光武道:“朕亦有女初长成,年龄与此二人相仿,朕愿与二卿结为亲家?不知二位卿家意下如何?”

窦融、梁松岂有不应之理,当场满口答诺,不住叩谢!

“既然梁松年长,就配与朕之长女舞阴长公主;窦固配与次女涅阳公主!”光武道。

群臣随即齐声道贺,洋洋喜气顿时冲减了大殿之内固有的肃穆森严。

光武也是心情大悦,继续问道“窦卿,以往所上章奏,谁与参之?”

窦融答道:“乃是臣的从事班彪所写!”

“臣班彪叩见陛下”班彪站出,从容见礼。

光武道,“朕素问班卿雅名,才高而喜叙作,且目光深远,虑事严谨。卿初在隗嚣处,就曾劝其东向归汉,可惜此人不识时务;后卿又改为窦卿画策事汉,终成河西之功!”

“陛下英明,”班彪道“昔日陛下与公孙述雄世并立,臣与马援皆在隗嚣天水效力。隗嚣欲定大事,曾遣马援先往成都探访其同乡同学加好友公孙述,然后再赴洛阳拜见陛下。马援归来后,即断言‘公孙述井底之蛙,妄自尊大’而陛下‘开

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大节。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力谏隗嚣专意陛下!臣亦以为然,并著《王命论》劝隗嚣感悟,但可惜此人不纳,终入歧途。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果如马援所言‘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光武纵声大笑:“马文渊壮情方勇,文武兼备。记得建武八年(公元32年),朕亲自西征隗嚣,诸将都认为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正在犹豫不决之际,唯独马援前来面朕,指出隗嚣将帅已有土崩之势,汉军若继续西进施加压力则有必破之状,并且用稻米堆积西州地形,指画大军进攻路径,分析曲折,昭然可晓。那隗嚣果然如其所言,一击之下,溃不成军!”

他谈锋甚健,不待班彪插言,接着又道:“自王莽之乱以来,陇西羌戎各部落屡屡侵犯边境,越过塞防,占我县城。前年,太中大夫来歙力荐马援,不惜直言‘陇西侵残,非马援莫能定也’。自马援任陇西太守以来,果然连战连捷,先零部落之乱已尽被平定,去除当下的烧当部落之乱也指日可待!”

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大司徒欧阳歙忽上前奏道:“马援在陇西连连击败羌戎,收复了金城、破羌以西的大片失土,现阙廷需要设立府署、委任官吏、派驻汉军!”

光武道:“依照前例处置就是!”

欧阳歙道:“金城、破羌以西不同于其它地方,其路途遥远,寇贼充斥,假如增设府署官吏和派驻军队,不仅徒耗府帑库藏,而且恐难以长期守护。更何况,连年征战,百姓流离,阙廷早已帑藏空、征徭竭了啊!”

光武随即问道:“那大司徒之意若何?”

欧阳歙道:“臣连日召集司徒府官员聚议,皆言暂不宜设置府吏,不如放弃!”

光武沉吟不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夏夕绾陆寒霆. 孔子广场等风来 殿下别这样 医神在世李小凡陈美琳 替嫁农门小庶女 百里绯月(凌婧)长孙无极 和祖国一起升级文明 爱你如月似海乔唯一陆离 西游之西天送葬团 陆鸣至尊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