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十四(2/5)
之前他就说过要依法处理。
只是没有考虑清楚,依靠那一条大明律,不过就是是没有,现在也可以生造一条出来,只要拿到朝堂上通过。
然后在报刊上刊登出来,这件事就算是成了。
“律法实际上和门上的锁差不多,都是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即便是再严谨都有漏洞可钻,不过关于这方面的律法还是要有的,可也要谨慎立法,不然良法变恶法的事情,历史上也是经常发生的。”
崇祯也有这方面的想法,算是认可了李长庚的办法。
随着大明趋于平静,财富不断的增长,各行各业都在复兴,需要立法的范围就更加广阔了。
然而,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
真的是太少了。
“皇上,臣以为律法上面要解决,宣传上面也要跟上,可以把这件事携程一个真实的事件,然后刊登的报刊上,最好让百姓们讨论一下,这样一来,法不责众也可以被另一群众人,给压下去。”
骆养性知道这件事的时间已经很早了。
不是他不想帮忙,也不是他没有把这件事送到皇上的案头。
实在是最近的事情太多,崇祯根本就没有来的及看,只等到王承恩前来求援,才记起来自己的御书房,还有不少的奏章没有处理。
而在皇上没有出声的时候。
如今的锦衣卫可是没有执法权的。
打探消息他们没问题,解决办法就一筹莫展了。
说实在的,要不是他们锦衣卫从旁协助,怕是田守新现在已经暂时蹲进了大牢,以此来躲避风头呢。
“好,这个办法好。”
崇祯本来面无表情的脸上,立刻是喜笑颜开。
他都差点忘了自己还有报刊来宣传。
这个本来就是他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却被这个时代的人提了出来。
不是他蠢了。
只怪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上辈子在网上水群的时候,他都是看热闹的。
当然,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形象不怎么关注,整个大明的引导,也都放在了关于科学和军事这一块。
最多就是最近的湖广赈灾。
要不是文渊阁中的人多,他非得给自己一个耳光不可,最艰难的一个环节已经解决了,剩下的看来似乎也不是很难办。
而站在一旁倾听的王承恩心中一阵激动。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办法,来解决他们遇到的麻烦,只是需要更多的部门配合才行。
不过这都不是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